河北唐宋古城
时间:2014/3/17 10:09:00 来源: 古镇网 浏览量: 501
井陉天长镇号称唐宋古城。唐代称天长军城,五代后晋至宋代称天威军,自金代至1958年为井陉县城。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石城墙保存基本完好,长约2000米,城内东、西、南门及小南门,明清季文庙、城隍庙及明右副御史、大同巡抚霍鹏故居等建筑,至今保存尚好。
天长古城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在现城西北丘陵上已有人居,隋代渐为村落。天长镇古城历宋元明清诸朝,到1958年井获二县合并,天长古城作为县治之所在地已九百多年矣。天长镇地上古迹遍在,名胜良多;地下文物密集,亟待保护开发。镇内现有国家文物保护一处:河东井陉古瓷窑遗址;省文物保护7处:天长古城、文庙、城隍庙、显圣寺、通济桥、龙窝寺、秦皇古驿道;市文物保护3处:皆山书院、王家庭院、逸仙桥。县文物保护多处:旧县衙、都堂府、观音阁等三十余项。天长镇地理位置重要。有人曾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唐代大诗人王维过井陉时,以“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之句赞美这里的山水风光。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曾涉足此地,秦始皇出巡,韩信设背水列阵,清康熙西巡,三代帝王师祁隽藻省亲,孙中山赴晋视察等,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天长镇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
天长的特色产业,一是钙产业,钙原料十分丰厚,储量达2亿吨,钙加工比较活泼,该产品多种多样;二是煤炭产业,从原煤销售到洗煤业都在全国首屈一指,很大流量的煤炭都从井陉流出;二是农副产品多样化,有特色红蓍生产区,有山鸡、柴鸡养殖,有乌鸡养殖,有核桃、石榴等种植园区;四是文化产业,民间艺术比较活跃。有晋剧、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舞狮等,这里是拉花故乡,拉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拿过金奖。
显圣寺
显圣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是井陉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园58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隋文帝即位后,大肆尊崇佛教,下诏大建佛寺,令井陉修建寺院一座,当佛像塑成之后无钱贴金,发起人很犯愁,有一天,见一个人推一辆小车,以无店住,就住在这个庙里,第二天,他就把小车舍下走了,小车上有两个箱子,等这个人等了许多日,也没有回来,打开这两个箱子看,完全是在赤金箔,于是,就用这些金箔贴了佛像,后来这个人,始终没回来,知道这是佛显圣,因此就提名显圣寺。显圣寺坐落在井陉旧城北关外(今称天长镇),距今县城微水15公里,东南有石太铁路、307国道经过。距井南火车站1.5公里,南邻井阳公路,东临北关至矿区公路,且右依天长岭。左依绵蔓河,可谓地灵之所在。
皆山书院
据史料记载,井陉县立学校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原名“学宫”,校址在今天长中学。井陉书院,始建年代无考,有文字记载的惟明清两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县苟文奎在学宫之东建“陉山书院”。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钟遐龄相继茸修,久而遂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周文煌在县城东三里文昌阁(即河东坡凌霄塔处)建“东壁书院”。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县高熊征捐金50锾修葺东壁书院,落成后,颜其额曰“文昌书院”,名其堂曰“乐育堂”。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县周尚亲因“文昌书院”距城三里,间以绵河,诸多不便,在县城东门内路北节孝祠旧址恢扩其地(新祠移建于城隍庙后)营修前后三进,房三十间,于是帷堂既定,疱舍有所,书院鼎新。颜其堂曰“见山”,榜其门匾额题“皆山书院”。
这些古建筑的研究是给历史最好的证明。
天长镇可谓名符其实的历史古城,文明胜地,文物古镇。井陉是国家首家千年古县,而县治之所承传于天长。井陉置县始于秦;天长之称,兴于汉;天长建城,成于宋。公元前221年,井陉置县。汉初即有天长之称,唐末在现天长镇置天长军。宋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天长镇修建井陉县城。天长镇古城历宋元明清诸朝,到1958年井获二县合并,天长古城作为县治之所在地已九百多年矣。
天长文化发达,民间业余文艺节目种类繁多,有晋剧、竹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狮子舞等,其中庄旺拉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生口收藏点被命名为八路军长生口纪念馆和井陉乡风博物馆;天长教育发达,古有皆山书院,是井陉教育的发源地。
(责任编辑:胡翠莲)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