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教育思想
时间:2012/7/18 14:16:00 来源: 未知 作者: 金美福 浏览量: 574
在现代教育史上,与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相联系的名字是晏阳初。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教育的重点移向了农村。
他认为只有把农民的智慧发展起来,中华民族才又希望。他以县为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他总结实践,概括出“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的理论。
“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文艺教育解决“愚”的问题;生计教育,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解决“私”的问题。“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使整个社会都变成教育的环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更是大家所熟悉的。陶行知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弟子。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把“学校即社会”改造为“社会即学校”;把“从做中学”改造为“教学做合一”,在中国为普及教育奋斗了一生。他创办的晓庄学校仍然因为陶行知而有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精神应该激励我们继续走“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之路。
教材中,对建国前的教育思想家只是介绍了这几位。
建国后的教育思想重点介绍了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本次课我们重点讲解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
二、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一)三个面向教育思想
让我们把日历翻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睁眼看世界,看到自己的落后,中国大地形成了教育现代化的思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小平同志在景山学校的题词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重视教育,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就要为当前中国的经济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冲破旧的教育体制的框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教育的改革。
当时提出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观念上就是一次大解放和大转变,因为,我国的教育具有政教不分的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都是政治第一,政治运动为主,教育更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从政治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中心,在当时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面向现代化,就是面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意义,还在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本身也要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将在第四章专题讲解,因此在此不展开.
2、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义
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吸收世界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固有文化,但是民族文化不一定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是发展的,动态的,只有不断吸取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把它融合为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才能发展,才能繁荣。在1983年,小平同志提出教育面向世界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在当时,刚刚从封闭的固步自封的时代走出来,面向发达的西方国家,能够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是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教育的改革开放是很难实现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实行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已不可能,只有面向世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充实和发展。教育要通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把世界人类创造的知识,特别是20世纪以来创造的新的科技知识、生产管理知识传授给我国的学生。
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本身要借鉴世界教育改革的经验,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改进我国的教育制度。当时我国的事业可谓百废待兴,教育也面临着改革问题,因此,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也为教育的改革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接受世界的挑战。那么,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就要具有国际性,培养学生的世界胸襟和眼光,还要使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
教育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21世纪复杂的国际竞争的局面,培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人才。
教育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21世纪人类将遇到的种种危机,培养道德高尚,同情他人,关心环境,有全球意识的人才。
总之,在1983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小平同志,以领袖的胸怀,高瞻远瞩,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教育工作的重心从为政治服务转向了经济建设上来,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教育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我国和当今世界对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空间上的延伸,是教育面对全球一体化作出的反应即在空间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确定人才培养的全球战略观念和价值观念。面向未来,是现代要求教育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具有前瞻性。
“三个面向”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的路怎么走?
首先要看问题出在哪里?
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有人说,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要想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就要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仅仅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吗?
素质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为什么在我国会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潮?什么是素质教育?可以说,很多问题目前还很难讲清楚。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素质教育的特征。
1、素质教育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
素质教育在我国当代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认识:
第一个阶段,是素质教育思潮与实践背景的形成时期。
素质教育观可以说从六七十年代就产生了,而且这一趋势的形成有着全球性的共同背景。我国在80年代初期,就有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已经看到单存追求分数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在国外虽然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提法,但事实上现代教育思想也表现了强调人的基本素质形成的共同旨趣,从"学会学习"到"学会关心",这早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话题。这一时期,西欧的罗马俱乐部(一个研究全球性人类问题的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类自身素质不仅亟待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这也是全人类都应该关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新关注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潮的世界性教育背景。
第二个时期是价值导向与初步实验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由此,素质教育的思潮和教育价值逐步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要求。实际上,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校已经逐步掀起了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改革活动。比如,江苏省教委在90年代初在江阴召开素质教育暨情感教育理论研讨会,在此之后正式拟发了在江苏省小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就此拉开了江苏省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实验改革的序幕。
第三个阶段是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较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阶段。
在这样一种较为共同的背景之下,人们不但接受了现代素质教育价值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此类改革改革,找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江苏、湖南、上海、辽宁等地的素质教育改革成果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愉快教育、乐学教育、创造教育、生活基础教育、立美臻人教育等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又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了共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在人的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弘扬人的主体性,进行创新学习和创造教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高度的概括。
第四个阶段是全面推进阶段。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调整现有的教育体系结构扩大办学的自主权,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中小学教师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用更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逐级考核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不仅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背景,而且表明我国整个教育由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由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都必须真正纳入新的教育发展轨道。这是一种时代的必然选择。开展素质教育实践改革也迎来了一个历史的契机。
2001年6月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全国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标志我国素质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近年来,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得到推进。但是,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现行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原因。为此,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基础教育改革,这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而课程改革就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新课程改革历经五年的准备,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与六个具体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愿景。表明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核心环节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从新课程的六个具体目标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不再是一种很飘渺的、零散的和难以落实的了。新课程改革期待这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善课程实施,改革课程管理和发挥课程评价的积极功能等方面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素质的教育的基本内涵,教材中给出的解释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实践能力、活动实践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品德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核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潜能的全面发展;
主动发展——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
和谐发展——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
充分发展——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
可持续发展——个人的现实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发展未来和潜能造成损害。
3、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形态,只能以思想理论所具有的功能去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它不具有教育政策、政府指令、规章制度所具有的功能,不能强制人们去执行。因此,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生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凡是按照所谓的指令性政策操作的素质教育都以形式主义而告失败。这几年,有很多形式主义的素质教育,使人们对素质教育产生怀疑。就是因为,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只做表面文章。
4、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这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歪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很多人把素质教育和考试对立起来,认为搞素质教育就会影响考试成绩,或者说考试是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
考试除了选拔功能外,还有评价功能、巩固功能、激励功能。因此,考试不可取消。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只是,考试存在着方法和内容上的问题,需要改革。不适当的考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但成功的素质教育并不怕考试,因为,目前的考试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水平的。
第二,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目标,即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是把升学率作为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等若干个目标之一去追求,而不是将升学率作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唯一目标去追求。两者的重大区别是之一和唯一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
从逻辑上看,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知识是形成人的整体素质的无以替代的基础,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因为生活于特定时代生存状态的人的素质,无论是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还是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其相对应的知识领域。只有以教育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的传授,才能使人获得文化认同的基本条件,使个体的发展突破个体经验的局限接近或达到类的水平。素质诉诸于实践则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第四,处理好与时代主题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和涉及范围,不能也不必要把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研究与实验统统冠之以素质教育。不能把素质教育看成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筐,应根据活动的主题内容决定其名称。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