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民俗趣谈
时间:2012/5/31 16:34:0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采集侠 浏览量: 1334
说到豆腐在我们白马湖乡野有好多逸闻和趣谈。
白马湖向东有一条运西引河通往大运河,这条河某种程度上是维扬文化与淮扬文化的分界线。有点奇怪,仅河南与河北一河之隔就有好多民风民俗的沿袭截然不同。特别是就豆腐而言,有一种叫人不敢相信的反差,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写过一篇民俗调研文章,题目为“豆腐与豆富”,在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乡土报”的民俗趣谈栏目中发表。现在再回头翻一翻,当时的文章虽然还很不成熟,但还有好多处表述的很有较深的哲理。
早先,这一条运西引河叫福公河,河南河北是抗战时期二分区和五分区的分界,如今又是扬州(宝应)和淮安(楚州)两个大市的交界处。以前河中没有桥,只靠小摆渡过客。奇怪的是两地水土有一种特殊的适应性,两地人讲话明显不同。河南人口语软音重,清甜悦耳,女同志讲话象唱歌。而河北人讲话腔口硬,快言快语,不转弯子。有些性子急的男子讲话象吵架。
由于交通不便,地域人气不太相同,平时两地乡亲基本是各赶各的集,相互来往不多,几乎就象两个国家,楚河汉界经纬分明。所以两地就形成了窘然不同的风俗。特别是在关于豆腐问题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河南人向来对豆腐比较亲昵。平时砌房造屋做大事,没有豆腐不成席,特别的上梁进宅那一天,众亲戚登门无限风光。除了桌上的冷盘摆好外,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烩豆腐,端盘子的人说着喜话:“豆富豆富来了。”意味着一开始就富起来,发大财了。体现了喜庆而又热闹。河南人一句歇后语也说得很体面:“豆腐店的闺娘——水灵灵的。”
而河北人对豆腐向来没有好感。平常做喜事八样八碟,豆腐从来不上桌子。如果谁家桌子上有豆腐菜,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叫豆腐饭不成体统。豆腐还会作为低下的词语来贬低人。例如:“你不要自讨没趣,我会对你不客气,来顿冬瓜豆腐汤。”显然,豆腐的“腐”字河北人是忌讳的,当然跟字面解释有关,“迂腐”、“腐朽”也。他们用豆腐店的闺娘做歇后语时也就不太雅了,说“水多呢。”意思则是轻浮放浪。或者代指一个人做事不厚道、讲话不诚实,水分太多。
关于河南河北豆腐的习俗反差还可以举出些例子。河北人清明七月半鬼节烧亡人纸,非得要用豆腐祭供,意思是叫先祖亡人入土为安。而河南人烧亡人纸则用豆粉祭供。河南人说:“豆腐店早茶——刚(姜)好,豆腐店里皮子——腐竹(富足)”。而河北人说:“豆腐店里的芦柴——皮棍”。一好一坏,好象在两地人的观念中成了先天的定论。
民俗关系学也是一门特殊的科学,针对这种反差现象我倒有兴趣来研究研究它。我曾经去探究过它。后来似乎有一点明白。通过调查发现,之所以有这种反差,第一植根于口语语音的差异。“腐”在软音的河南人,他读成去音即“富”。致富是农民向往的天地,富足是农民心地的天堂。豆“富”成河南人的亲密伙伴就不足为怪了。而河北人则很本分地把腐依旧读成上音“腐”,摧腐拉朽是时代的潮流,这样豆腐的身价在河北也就一落千丈了。
其实,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就是河北面地处北岸,地势低洼。都是水田,以前只能长一季水稻,家前屋后小产地还要长一点瓜菜代,没办法长旱粮豆子。以前余粮少,很少有人用稻子去交换豆子回来做豆腐。而河南地势高,长水稻无水灌溉,又只好在夏季长大豆。河南人长期主食就是豆子,豆腐也就成了河南人家的家常便饭。所以河南人和豆腐便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早年,河南人为了求得老天保佑粮食大丰收,有些村庄还搞豆苗会呢。
时过境迁,如今这里河南河北农民的小日子都很富足,早已鸡鱼肉蛋佐餐,很少有人在乎或者都早已忘记那有差异而又有争议的关于豆腐的民俗文化了。但作为我这个猎奇民俗文化的愚夫子来说,却有一点小小的感慨。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正是一个地方历史沿革的一面镜子。也算是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尽管与现代时尚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原生态还是原生态,原生态文化也应该得到保护。现在的宣传文化部门不是正在呼吁吗?
现在有些现象反而被常人不与理解了。富贵病正在对我们社会的人群有较大的威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正是生活过于豪华而引起的。美食界现在重视豆腐饮食文化大概就是迎合大众口味的需要,什么“平桥豆腐”、“麻婆豆腐”,连冬瓜豆腐汤都成了应时菜。饮食保健很重要,我倒承认当年河南人对于豆腐的高见了。
说实话我真是个豆腐命,平时最喜欢用豆腐佐餐,“青菜豆腐保平安”,大概就是受家乡这种豆腐民俗文化的影响吧。
(责任编辑:LPP)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