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本 义】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甲骨文“”,由皿“
”和龟“
”组合造出。皿“
”指器皿(古人认为鳖是大补食物,煮汤喝对身体大有好处,象器皿中盛着鳖汤);龟“
”指龟;体型象龟的动物,有象器皿的龟壳,龟壳上没有花纹。组合起来表示: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篆文“
”,把皿“
”写成敝“
”,敝“
”是“蹩”的省略,指行走时象跛脚的行走,爬行时缓慢、不正;把龟“
”写成“
”;把形意字变成了形意加形声字了。演变为隶书“
”,把敝“
”写成“
”,把龟“
”写成“
”;演变为繁体楷书“龞、鼈、鱉”,繁体楷书“鱉”,把繁体楷书“龞、鼈”中的“龜、
”写成“魚”,表示该动物是水生动物;演变为简体楷书“鳖”,承继繁体楷书“鱉”,把“魚”省写成“鱼”。
基本解释
鳖
(鱉)
biē
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笔画数:19;
部首:鱼;
笔顺编号:4325234313435251211
详细解释
鳖
鱉
biē
【名】
(形声。从鱼,敝声。本义:甲鱼,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团鱼”)同本义〖soft-shelledturtle;Amydasinensis〗属于龟鳖目、鳖科,中国特产的一种软壳水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多栖于池沼、河沟、稻田中,肉味鲜美,一般认为是补品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墨子·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