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物考古频道首页 文化遗产 文物知识 文物传奇 古玩器皿 古玩交流 藏家空间 鉴宝欣赏 考古发现 古建园林 文物保护

如何鉴赏红木家具的品质和年代

时间:2013/7/17 11:15:00 来源: 商都网文化频道 浏览量: 546

红木家具,是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品,具有着艺术的品质和价值,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悠久与沉淀、人民的审美和品位,是一种能够传承永久的艺术资产。可是,如今的社会市场较为

红木家具,是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品,具有着艺术的品质和价值,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悠久与沉淀、人民的审美和品位,是一种能够传承永久的艺术资产。可是,如今的社会市场较为混乱,如何才能区分和鉴定出真正的红木及红木的品级,显得越发需要了。

红木家具的鉴赏:

红木家具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品:

一、上品“五绝”有神韵

第一绝,红木家具的主要神态是简练朴素,静穆大方。在造型和做工上,充分体现出: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等特点。

第二绝,秾华,文绮,妍秀。虽然雕饰比较多一些,但是绝无虚化做作之嫌。

第三绝,劲挺,柔婉。神态逥剔,刚健婀娜,各臻其极,又互呈妙趣,异曲同工。

第四绝,空灵,玲珑。空灵靠间架空间处理得当才能取得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玲珑则凭仗各个部位的透空雕刻给人们以灵巧剔透之感。

第五绝,典雅,清新。典雅言其有来历而不庸俗,清新言其大胆创新,给人们以新鲜明快的感觉。

以上五绝均可称为红木家具的上品。上品红木家具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神韵。

二、中品“三好”形艺佳

红木家具的中品有三好,一是造型创意好;二是毛料做工好;三是磨光润泽好。简言之,中品红木家具要求形艺俱佳。

紫檀家具

造型好不好,主要看其形态美不美?创意好不好?好的红木家具造型,使人百看不厌。除了造型好外,毛料和制作工艺特别重要。因为木纹是不同的,颜色的深浅也是不同的,所以,好品相的红木家具要求毛料要精,要选用颜色相同,纹理一致的木料。在做工上要求越细致越好。磨光也是很重要的,磨光好的红木家具会散发出一种诱人的美感。

三、下品“五病”无品味

红木家具的某一病往往是某一物件的品相的具体反映,病是与品相相反的属性。当代红木家具从整体上来看,存在着五种较大的毛病,简称“五病”。

其一、繁琐。与简练朴素、静穆大方相反,有的红木家具重复使用木件,使本来空灵剔透的造型变得臃肿起来。有的红木家具雕花也是无章法地乱堆砌,使人没有欣赏的趣味。

其二、失位。某一个红木家具的构件或某一种红木家具的装饰在哪一种家具的哪一个部位上出现以及如何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用的合适,符合规律,看起来就舒服。如果用在不合适的地方,违反了规律,看起来就别扭。

其三、尺寸不对。红木家具的尺寸很重要,过长,过短,过粗,过细,都看起来别扭。有些红木家具为了凑合木料的尺寸,违反了红木家具的尺寸标准,这就造成了尺寸不对的病态。

其四、选料不精。有些红木家具使用几块拼接,按要求所有拼接的木料应当颜色均匀,纹理相似。可是,有的厂家不注重毛料,随便拼接,造成红木家具的“阴阳脸”和“乱纹”。

其五、线条呆滞。品相好的红木家具,线条流畅,圆润飘逸。有些品相不好的红木家具,线条不直、不匀,不圆润,甚至生硬呆板,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以上总结的是当代红木家具出现的五大毛病。凡是有毛病的红木家具都是下品家具,都是无品位的次货。在挑选红木家具时,应当仔细端详它的品相,有病的品相不能购买。



 

七招识别红木家具真实年代

红木的鉴定,出了对品质的区分之外,还有对红木家具的年代的鉴定,这一点,对于红木家具来说,也显得格外重要。

人有年龄,物有岁月,红木家具作为古典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是继字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收藏品。不仅是艺术的传达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识别红木的真实年代昵?其实要准确的判断红木家具真实的年代并不难,名鼎檀红木专家支招,我们可以从红木家具用材、品种、形式、构件、装饰花纹、工艺手法以及包浆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

一、从红木家具用材来看。辨别木材是鉴定家具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明清红木家具在用材方面有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传世的明清家具有不少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等木材制作。在清代中期以后,这几种木料日渐匮乏,成为罕见珍材。所以,凡是以这几种硬木制成的家具,大都是传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遗物。虽说此类家具后代也有仿制,但终因材料难得及价格昂贵,为数极少。今存的传统硬木家具也有许多是用红木、新黄花梨和新鸡翅木制作的。

二、从红木家具品种来看。红木家具的品种与年代有很大关系,以明清红木家具为例,有些较早出现的家具品种,在清代后就不再流行,所以,除了极少数后世有意仿制的外,其制作年代不应晚于它们的流行年代。也有一些家具品种,出现的时间较晚,器物的本身,就很好地说明了它们的年代。如圆靠背交椅,入清以后已不流行,从传世品来看,多用黄花梨制作,很少有红木或新黄花梨制品,其造型和雕饰风格也较早。故传世的圆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家具。又如茶几,本身就是为适应清代家具布置方法而产生的品种。它是由明代的长方形香几演变而来,传世的大量实物中,多为红木、花梨制品,未见有年代较早的。



 

三、从红木家具形式来看。红木家具的形式,是断代的重要依据。许多明清家具的早晚,都可以从形式上的变化来判断。如桌椅的腿足,即经历了一个由细瘦到粗壮的变化过程,凡具有前者特征的桌椅,其年代一般要早于后者。

四、从红木家具构件来看。通过红木家具构件也可以判断红木家具的年代。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光洁无纹,清代官帽椅的靠背板,绝大多数是雕花板,素板罕见。

五、从红木家具装饰花纹来看。了解不同时代的装饰风格是判断明清家具年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装饰风格。例如,镶嵌装饰就是明代与清代家具区别的一个明显标志。明代家具很少用镶嵌装饰,而清代家具则多镶嵌装饰。另外,红木家具的装饰花纹与其他工艺品一样,也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在鉴定红木家具时,可以参照有着同样装饰花纹的其他工艺品来判断,如字画,瓷器等。

六、从红木家具工艺手法来看。在明清家具的制作中,做工手法有一个清晰的演变过程。将这种手法符号化,可以对家具制怍年代有较准确的判断。明清家具多以手工制作,工具没有现代先进,因此难免会留下手工制作的痕迹。如黄花梨画桌,其面芯顺纹用手慢慢触摸会有高低不平之感,现在的机械制作绝不可能留下这种触感。

七、从红木家具包浆来看。“包浆”是指老家具因长期使用而在表面上出现的像犀牛角一样的光泽。岁月留给了家具许多印迹,这些印迹也是辨别古家具的一个重要依据。如包浆、腿足底端的灰白等,这些痕迹可以人为制造,但是古家具整体流露出来的旧气是无法伪造的。



 

(责任编辑:史林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