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 1374 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 1575 年),周三里有奇。新广武城所在地自古兵家必争,在汉代,这里归属雁门郡的阴管县
新广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周三里有奇。新广武城所在地自古兵家必争,在汉代,这里归属雁门郡的阴管县管辖。阴管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即迁于此。该地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御匈奴南侵的作用。到了明代,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袭扰,明王朝从前期即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备。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但它的军事职能始终是主要的。
新广武城是当大同一线长城防线被突破后保卫中原的第二道防线。城的北门颇为高峻,城门顶上现存有已倒下的高3米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已漫漶不清,城楼前石匾上“三晋囗关”几个字还隐约可辨。几十米长的城门洞仍然是村民来来往往的重要通道。南门则较低,两侧还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城墙高处遗留有水浸的痕迹,证明很久以前,新广武城曾被水淹过。明朝末年,明朝大将曹变蛟率其部下在这一带曾与清兵血战7天,清兵被迫败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1926年春天,阎锡山的晋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激战,晋军第7旅伤亡惨重,阵地几乎失守。新广武曾有二十四座庙宇,被称作“二十四全庙”,意思是这里的庙很齐全,但现在已无遗存。
新广武城在旧广武城东面2公里左右,周长2公里,城高10米,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和断断续续的城墙。南面城墙石基砖砌尚较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已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墙的包砖已被拆走,仅存八至十米的夯土墙,局部亦有坍塌。新广武城遗址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军事城堡的规模。从残留的遗迹来看,新广武城比旧广武城地势更为险要,更有利于作战,它倚山傍险,虎踞要冲,内长城拱卫两侧。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重兵驻守,并兼协防雁门关外之北楼口、平型关、水峪口、白草口等18个险要隘口。新广武城周围几里范围内的砖砌长城都成了夯土长城,新广武城也只剩下南北两个城门及少量的几截城墙。
新广武古城,也称“广武堡”,地处山西朔州市中华第一关、雁门关的北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形成了关外这座古城堡。素有“北门锁钥”之称的广武,犹如两个桥头堡,固守在绵延挺拔的雁山之下。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代古城下,也是历史上多事之秋的古战场。与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现在,一座临近古城的新广武村拔地而起,移民于外的举措让老城的广武人,难舍眷眷的故土情。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关系着广武人新生活的开始。 (责任编辑:胡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