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村:从资源村到旅游村
时间:2012/7/27 8:53:00 来源: 未知 作者: 皇天后土网 浏览量: 457
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村庄,皇城相府所在的皇城村,与山西很多其他资源型地区一样,共同经历煤炭行业发展起起伏伏,不同的是,挖煤的同时,皇城村转入了一个更加朝阳的产业——旅游业。沿着这条路,他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加长久的遗产。
如今,全国文明村、全国新农村建设明星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一系列的头衔加身,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村能像皇城村这样。
如今,皇城村成为一个拥有20个企业、总资产27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新农村建设明星村。皇城村之路,正是一个资源型区域转型的破题之路。其中的经验,有益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在煤炭还能积累资本时,资金用于何处?
冬季的皇城村,依旧是一张山水画。灰色的城墙,古朴的庭院,散发出的历史墨香沁人心脾。
皇城村是因煤而富,1997年煤炭收入让其一跃成为晋城市的首富村。富裕了,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承受过重等矛盾和难题也开始凸显。光守着煤过日子,用一条腿走路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富起来的皇城村人就明白: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总会有挖完的一天,那时该怎么办?
皇城村的领头人、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更没有为眼前的 “红火”而陶醉,强烈的责任感让他意识到: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接替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对得起皇城村的子孙后代。
皇城村除了煤,还有什么?以张家胜为首的“两委”班子把目光投向了有近400年历史的皇城相府,这里是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官邸,城堡建筑集明清两代精华于一体,融官宅民居、军事防御、中西方文化于一身,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是个聚宝盆,但开发皇城相府搞旅游着实是个浩大的工程。当时摆在眼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不少古建筑被改建、扩建,不少有价值的文物遭到人为破坏,就连康熙皇帝亲笔御书的楹联圣碑也让村民给垒了煤池子。
搬迁、修复、改造,以“拯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短短3年,起步的皇城相府便以晋城市惟一的4A级景区见于世人,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全面挺进。大量的资金是如何从煤炭行业中积累的?“在皇城村,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皇城相府景区总经理陈金胜点出了成功的原因:“这完全得益于皇城村坚持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路。”
为了避免分配不公现象,村里至今实行集体经济制度。村集体将企业得来的收入分三块:一块用于生产再发展,一块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一块用于增加村民收入,并且全部透明公开。2007年集体经营的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7%以上。
集体经济制度为皇城相府的迅速发展积累资金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些资金为旅游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1998年开始,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该村完成了村民搬迁建房、景点修复修缮、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村集体总投资达到1亿多元。
“煤炭资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后盾,才使得皇城村有今天的变化。皇城相府在煤炭形势好的情况下,选择投资,没有将这些钱用于分配,是旅游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截至2010年累计投入旅游发展资金6亿多元。”张家胜说。
当景区形成一定规模时,如何深挖文化?
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山沟沟里搞旅游,别说村民们没信心,就连张家胜自己也没把握。
“没有把握就要找出科学依据,即使不能做也要拿出理由。”张家胜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为此,他十往故宫博物院,从专家那里探究陈阁老故居的价值。1997年12月,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云集皇城,“清代名相陈廷敬学术研讨会”在这个小山坳举行。自此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皇城相府成为我省旅游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皇城相府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界脱颖而出,让众多“老字号”景区刮目相看。
搞旅游仅靠皇城相府有些独木难支。张家胜说:“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要把旅游业做强做大,必须高定位大投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游客认我们的‘货’,买我们的‘账’。”
曾有旅游业内人士打了个比方,对皇城来说,皇城相府如同鸟之身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则如同双翼,只有两翼展开才能高高腾飞。如今,皇城相府建成了总占地1072亩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景区面积扩大到39.2平方公里,“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功能全面提升。游客来皇城,不仅能参观古迹,还能在皇城相府生态园里体验现代田园风光,采摘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尽享田园之乐。 (责任编辑:畅达宙)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