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经商科教频道首页 经济 科技 教育 商业 研究争鸣 趣闻轶事 知识问答

古代中央官学——国子监概述

时间:2012/8/8 9:46:00 来源: 未知 作者: 周德昌 陈汉才 浏览量: 624

北京国子监内的辟雍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亦称作国学、国子学,言学以国子名,所谓国之贵游子弟学焉。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针对晋初太学生既多猥杂,为了

北京国子监内的辟雍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亦称作“国学”、“国子学”,“言学以国子名,所谓国之贵游子弟学焉”。西晋武帝咸宁四年 (278),针对晋初太学生“既多猥杂”,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故于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北齐改为国子寺,隋炀帝始改为国子监。唐宋时,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明朝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一在南京,一在北京。南监建于洪武十五年(1382),规制尤盛,“延袤十里,灯火相辉。规制之备,人文之盛,自有成均,未之尝闻也。”清朝国子监沿袭明制,“设六堂为讲肄之所”,“六堂讲师,极一时之选”,“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后逐步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形同虚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在监读书的生徒称监生、太学生或国子生。历代对生徒入学的资格、来源和名额都有不同的规定。唐代“国子学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宋代“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之”。明朝规定“凡国学生员,一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子孙弟侄,年一十二岁以上者充补,以一百名为额。民间俊秀年一十五岁以上,能通四书大义,愿入国学者中书省闻奏入学,以五十名额。”学生来源则有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清代监生身份品级与明朝差不多,但成分更为复杂,“生徒有贡有监,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通谓之国子监生”。从“例监”、“例贡”看来,明清两代可以用钱买得国子监生的资格身份。监生入学常有一定的仪式,有些朝代规定生徒入监时要行束修之礼,如唐代规定监生入学时要举行敬献束修之礼的隆重仪式,由生徒自动敬赠绢三匹,其中三分送博士,二分与助教。监生可以在监内寄宿,发给膏火,供给膳食,享有免役权利。明朝监生的生活待遇较为优厚。除了政府“广为号舍以居之,厚其衣食而养之”外,明太祖还亲自钦定监生统一服装──“襕衫”,逢节令赐以“节钱”;有家眷的特许带家眷入学,每月支粮六斗。有时皇帝还特赐布帛给家长或妻子。例如,洪武十二年赐诸生父母帛各四匹。洪武三十年,赐监生家属每人两尺夏布。

总管监务的头领称国子祭酒或判监事。教官名称和编制数量历代不同。唐代设“国子监博士五人”。“助教五人,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宋初设直讲八人,专任教授。元丰以后,改变章程,设祭酒一人,总管监务,下设司业、参承、主簿各一人。明朝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监丞一人,正八品;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典簿一人,俱从八品;学正十人,正九品;学录七人,典籍一人,俱从九品。国子祭酒、司业、博士要由“当代学行卓异之名儒”充当。如唐代的韩愈、孔颖达,宋代的(程颢、程颐)、胡瑗,明朝的宋讷、李时勉、陈敬业,清代的孔尚任等,皆是在国卫监、国子学执教任职的一代名儒,历代统治者对他们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如洪武四年(1371)中书省户部定文武官禄为:国子祭酒270石,司业180石,博士80石,典簿70石,助教65石,学正60石,学录50石。另外还有其它赏赐。

为了培养封建社会的“文武之材”,俾“能出入将相,安定社稷”,历代统治者规定五经或四书为国子监的主要教材。唐代生徒修“大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诗》、《周礼》、《仪礼》)和“小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兼习时务策、《论语》和《孝经》。宋代习四书、五经。明太祖圣谕定“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下令删除孟子一书中有关民贵君轻等思想的论述85条,规定所删条文“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另钦定 170多条的孟子节文刻板颁行国子监等学校。清朝监生每日功课仍是四书、五经、性理、习字。乾隆二年,曾命“仿宋儒胡瑗经义斋、治事斋法,严课诸生”。

历代统治者对国子监的管理都很严格,颁行各种管理制度,包括考试升降制度和放假制度,唐朝对博士、助教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子生的考试制度和放假办法一如太学生(见太学)。明朝依文化程度高低,把国子监分为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等六斋,以率性程度最高。每季试3次,一年内积满8分为合格;一年半后分别升斋;肄业期满即分派到各衙门实习,据《明会典》所载,令国子监分拨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 3个月,考核引奏;勤谨的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才力不及的,送还国子监读书;奸懒的发充下吏。监生坐堂期间,管理极严。明朝政府订颁了56条监规,严禁各种越轨言行,违者“定将犯人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清政府于顺治初颁布了监规18条,严禁监生“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违者听提调官治罪”。这是封建专制政治在教育上的反映。

国子监在加强学校管理、培养文武官吏、造就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繁荣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纳育各国留学生、促进中外友好文化交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