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
时间:2012/6/2 9:50:0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采集侠 浏览量: 923
蒙古族的丧葬 蒙古族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 蒙古人很早就实行土葬。早期蒙古人认为死亡是由此世渡到彼世,因此不论贫富都要尽力为死者穿戴好,好让死者到彼世有好的生活。尤其是贵族的土葬非常隆重。元朝皇帝死后“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有白粉皮为之”。所葬用的棺,一木为二,“凿空期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还将死者所需要的东西一同下葬,还“宰杀驼、马殉葬,以为盘费”。埋葬他们时,同时也埋进大量的金子银子。 蒙古统治者和诺颜等死后,深埋某地“对坟墓所在,严守秘密,不使人知”。长期以来,蒙古可汗、元朝皇帝葬地胡切地点一直无人知晓。《黑鞑事略》载:“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后来一般实行的土葬出现坟地。清朝蒙古人死后,土葬以木板为棺请喇嘛育经,一连五日或七日。王公贵族埋葬后要为之建陵,并设守陵户住陵园。在农业区的蒙古人基本上都实行土葬。 火葬。早期色目人等实行火葬,但在蒙古人中并不提倡,直至佛教在蒙古上层中兴起,才出现火葬。明政府虽然反对蒙古人实行火葬,但有些贵族、喇嘛仍实行此俗。对传染患者、难产者死后多将尸体涂上黄油,火化成灰,请请喇嘛念经超度,有的把骨灰埋于旷野,或撒于山、河。 野葬。也称明葬、天葬。这种形式,在有的牧区实行。此外,还出现过古墓葬、合葬等。 壮族的丧葬习俗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洗礼
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1950年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报丧、入殓大体仍沿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
在壮族好些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如果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葬,“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十个碗,十个羹匙。并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一头猪作宴席。会长主持会,照例要阐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务办完,即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集会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做“含卢过喝”,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有了“老人会”,即使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是壮家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彝族的丧葬习俗
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广,所处地理环境各异。因此,丧葬习俗乃至仪礼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都不尽相同。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明显地表现出地方差异和支系特色。
仅以丧葬形式看,彝族历史上曾有火葬,约在明代中叶后滇、黔、桂彝族改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还有过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
1.火葬。以火焚尸的丧葬方式。在彝区传袭已久,嘉靖《贵州通志》载是当地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越雟厅志·夷俗志》亦载:“丧葬不用棺椁,以火焚化,用土石掩盖也。”《西昌县志·夷族志》也有记载,彝族火化尸体以后,“收骨殖于瓮,命忠实年老娃子数人,负瓮荷锄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盗掘也。”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宣威县有的彝人家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里。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袭得较为完整的和原始的是大小凉山。
2.土葬。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土葬习俗与当地汉族类似。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两天,由巫师颂经送魂,村里人及女方亲属来“耍狮子”、“闹猴子”、“跑锣鼓”等。出殡当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队送往墓地,每人自带酒菜,丧家准备饭食。女的死后必须请娘家亲属来送终,出殡时母舅要交酒还人,表示断绝以往的婚姻关系,如没有娘家的人来送葬是不能出殡的。阿细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殡,全村人自备口粮,齐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3.水葬、天葬、岩葬。为古代凉山彝族的特殊葬式。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河中冲走。天葬,即将尸体背到附近山头,任飞禽走兽撕食。岩葬,即将尸体从悬岩上抛下。这些特殊葬法都是经毕摩根据死者的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后决定执行的,现已废止。
4.陶器葬。又称为“直葬”、“冲天葬”。即是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坛罐,将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垒成坟堆。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历史上曾实行过这种葬法。当地人认为是祖先传下来的,人是站着走的,也要站着死,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活着如此,死了也如此。
5.树葬。树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种葬俗。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花腰傣的葬礼
石安达《哀牢山下花腰傣》节选)
腰街曼蚌村公社所所在地小抱垴寨,座落在楚雄至墨江公路沿线下方的一座小丘陵上。全寨有28户,139口人,居民全是傣洒支系。我考察当天,即遇上了当地傣族的葬礼。死者家平顶土掌房二楼上,高竖着招魂幡,唢呐声时断时续。随着悲怆的乐声,我来到死者家考察葬礼的情况。
死者家一楼的阳台上,几个成年男子围着一张小桌子,在剪招魂幡上的纸花图案。图案与死者的性别有关,男性的是牛、马等大牲畜图案,女性是稻谷、纺织图案。这家死者是女性,所剪的图案是纺织品的菱形和谷穗。灵堂的过道是招待吹鼓手的地方,矮桌上摆满了酒肉,吹鼓手不停地奏着哀乐(乐器主要是汉族的唢呐、钗鼓,傣族只有铓锣)。灵堂里光线暗淡,灵柩停在靠东方顺墙的一侧,放在两条长凳上,与汉族的棺木相似。灵枢上覆盖着三层布,最大的一块是白布,盖住了灵枢的两端,放在白布上面是一块红布,两端约比白布各短一尺,红布上面还有一小块花格织绵,这些覆盖在灵枢上的布是死者家属献给死者到阴间的被盖。灵柩上边高约1米的地方还吊着一根竹杆,上面挂着几件日常便装,这是献给死者到阴间的服饰。灵枢的尾端放着一顶斗笠和一个央箩,这是死者的遗物。灵枢的顶端还放着一把长刀,它是献给死者到阴间开路用的刈草利器。灵柩旁站着三、四个中老年妇女在守灵,她们低声吟唱哭丧调。死者姓白,49岁,半年前得了病,久治无效,8天前去世。因正值土黄节令,不宜出殡,就一直摆在灵堂里,停到今日刚好是吉日,就准备出殡。死者家楼下角落里。摆着七、八口大铁锅,那几口大铁锅是借来做炊具的;一队穿便装的傣族青年妇女,每人背着一背薪柴向死者家走来,妇女们背的薪柴是根据习俗,死者所在的寨子,每户人家要献一背柴,资助死者家属,做为请客时用的薪柴。
剽牛祭奠宴客,是葬礼中的大典,这是出殡前的一件盛事。这家死者的4个儿子,外家3个侄子和死者的姑爷,每人都要献一头牛做祭奠。送的牛以健壮的水牛为主,黄牛次之(这儿的黄牛是肩背上有肉瘤的峰牛)。这些牛一般每头都值七、八百元钱,8头牛总值6000多元,祭品是相当丰厚的。如果这些男人在葬礼中不送牛,就认为没有孝心,被人看不起,所以死者家属对男人献的牛祭典非常重视,献的这些牛都要剽杀了宴请客人。
剽牛场就在寨边的一棵龙树下,剽牛全由男人们参加。当七、八头牛捆倒用木杆固定后,由死者的姑爷执刀杀牛,牛杀后,男人们立即围拢起来,把它支解,牛肉一半用来宴请参加葬礼的来宾(来宾中有献牛所在寨子里的每户人家的1位代表),一半由献牛所在寨子的人拿回去平均分给寨子里的每户人家。葬礼除剽牛宴客外,死者的其它远亲,根据亲戚关系分别祭献小猪、大鹅、鸡、鸭等家禽,所献的这些家禽无论大小,也一律宰杀后分成两半,一半宴请宾客,一半由献礼的人带回去分食。
准备出殡的活动,还有扎火葬用的火把(哀牢山下傣族的三个支系,傣洒、傣卡、傣雅一律实行火葬)。火把也由死者的儿子和侄子们准备。扎火把之前,这些人头上都要带上白布重孝,腰间挂上一把长刀,由长子带领到寨子外面,寻找芦苇扎火把。长子带领寻找芦苇的路线,也是出殡时的路线。寻找芦苇的人在路上发现第一蓬芦苇就砍下,不能有其它的选择。砍芦苇时,也必须由长子带头,每人依次只能挥一下长刀砍一枝。砍回来的芦苇,由寨子里年纪最大的男人,和死者大哥的长子负责扎成火把,供在灵堂内。
出殡的准备活动除扎火把外,还有扎彩伞。扎彩伞由死者的3个女儿和4个侄女准备,每人都要用鲜艳的彩绸扎一把华丽的彩伞。彩伞是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献彩伞越多,死者越荣耀。死者的女性后代少的人家,常为此感到内疚,由此也可看出该地傣族对女性地位的重视。
出殡前的晚上,开始举行盛大的守灵仪式。参加凭吊的人,轮流走人灵堂为死者守灵,守灵时男女分别举行,男人们默哀,女人们哭丧。每轮换一批人,都要鸣放爆竹、奏哀乐,守灵仪式通宵达旦,热闹非常。
第二天中午时,守灵仪式达到高潮,参加凭吊的妇女都穿上民族盛装,死者的女儿、侄女则把盛装先献给死者,吊挂在灵柩上方的竹杆上。妇女们放声痛哭,哀号声仿佛把灵堂震摇了。
守灵仪式结束后,就开始宴请客人。来宾约有500-600人,黑压压的一片,挤满了死者家和相邻几家的房里房外,房上房下。来宾们10人围在一起,或站、或坐,组成一桌。菜肴以肉食为主,其中多数是牛肉,除炒牛肉、猪肉稍可口外,煮的牛肉和其它肉食,并不讲究味道和生熟。
宴会后,中午2点左右开始出殡,在一阵爆竹声中,吹鼓手在前面鸣锣开道,后面是举着火把的孝男和执着彩伞的孝女。孝女们这时已从灵柩上面的竹杆上取下守灵时献给死者的盛装穿在身上。由于灵堂设在二楼,灵柩要从二楼的阳台上抬下来,灵柩落地时,孝男们一齐跪下迎接。然后,孝男们在寨中心举行点火把仪式,孝男们点燃火把,就与吹鼓手和执彩伞的孝女们组成仪仗队,做为出殡的前导,沿着男子昨天砍芦苇的路线向墓地出发。在仪仗队里还有死者哥哥背着死者的梳妆柜做陪葬。灵枢则要在寨子里做短暂的停留,灵枢出寨时参加凭吊的来宾和寨内的群众都出来送行,但除抬灵枢的人外,其余的人并不跟随灵枢到墓地。
墓地离寨子约2公里,是一片长着几棵大青树和杂草的斜坡地,这儿也称“龙林”,是小抱垴寨的集体墓地,有二、三十座简陋的坟墓。灵柩到达墓地时,孝男们又一次跪下迎接,灵枢先停放在两条长凳上,孝女们执着彩伞聚在四周,用树枝清扫灵柩。灵柩上挂着一支黑公鸡,它是抬灵柩的人送给死者的祭品。
死者的墓穴是死者刚去世人硷后,由死者的长子在墓地用甩鸡蛋的方法选定的。鸡蛋在哪里破碎,那里就是死者的墓穴。举行火葬时,由死者的姑爷执锄挖墓穴,这次挖的墓穴不太深,约一尺见方。墓穴挖好后,由大姑爷取下灵柩上挂着的黑公鸡绕墓穴驱邪。然后,孝男们再把灵柩从长凳土抬下,放到墓穴上边2根木头上。接着举行开棺仪式,向死者遗体告别。开棺是由死者的大哥用斧头把灵枢撬开,掀起裹尸布,让孝男孝女们一一向前对死者告别,死者的长女在告别时,从穿着的盛装上,摘下一粒银泡投人棺内,作为赠给死者上阴间的路费。告别遗体后又把灵柩盖好,紧接着就是点火焚尸,死者的大哥用斧头把灵柩的两端辟开,让孝男们把点燃的火把塞进棺内,为死者举行火葬。陪葬的有招魂幡和死者梳妆台。当棺木熊熊烧起来时,死者大哥向天空抛撒谷子炸成的谷花,孝男们又一次跪下接谷花。抛撒谷花是代表死者到阴间后,向阳世的亲人们回赠的礼物,祝福阳世间的亲人稻谷丰收,谁抢到的越多,谁就越吉利。
火葬后,死者的遗骨并不立即下葬,根据习俗要进行晒骨。晒骨的时间在20天至l00天之间,示情况而定。晒骨结束后,再次举行隆重的葬礼下葬遗骨。第二次葬礼时除灵柩用较小的棺体型代替,不焚烧外,再葬时的各种仪式,如设灵堂、守灵、出殡等都同样举行。死者的遗骨二次葬时,装人陶缸内埋葬(腰街傣族二次葬时已不用陶缸下葬)。遗骨下葬后,盖上土垒上一些石块,不立墓碑。坟墓座北朝南,二次葬后,连续扫祭三年,就不在祭奠了。
葬礼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曾考察过西双版纳勐罕傣泐的水葬,德宏芒市傣那的土葬,这些地区傣族的葬礼和玉溪地区新平县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礼差别较大,反映了傣族丧葬习俗发展变化的一些情况和傣族迁徙之间的一些联系。玉溪地区新平县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礼,由于地处滇中,明代就实行了“改土归流”。葬礼中吸收了一些汉族文化的因素,但是该地傣族是古代傣族迁徙途中落伍的后裔,由于地理的因素,长期封闭在一条狭长的河谷中,仍保留了历史上傣族一些古老的丧葬习俗,如“二次葬”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丧葬习俗,剑川、楚雄等地都有“二次葬”的遗址。关于楚雄一些民族古墓的族属问题,根据1986年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李世忠、孟之仁调查迤口村古墓群时,与该地老人座谈,当地老人对古墓有三种叫法,其一叫“摆夷坟”(傣族坟),这种叫法是过去老人们传下的;其二是叫“和尚坟”,主要是坑内摆有土锅(锅内装骨灰);其三是现有人叫“向天坟”,是北京来的专家取的。过去迤口村有傣族,白族来后就搬到嘎洒去了。他们俩人从楚雄到相连的新平嘎洒傣族地区调查,该地的傣族说他们过去的坟是用一块石头打磨成傣族帽的样子,盖在陶制的骨灰罐上,现在的坟就简单多了,火葬后把骨灰装人瓦罐或土锅内下葬,面上盖上一块石头就行了。
另外,该地傣族葬礼中,在灵枢上覆盖布及死者女姓家属向死者献祭衣物后,再穿上习俗与《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哀牢夷有用桐华布“以覆亡人,然后服之”的葬丧习俗相似。而在云南其他的少数民族的葬礼中,并没有发现这种习俗。
从这种用衣服“以覆亡人、然后服之’的葬礼习俗中,我们可以发现傣族与哀牢夷族源之间的隶属关系,而这种哀牢夷葬礼文化古今的一致性,除在哀牢山花腰傣保持外,云南其他民族现在的葬礼中没有发现了。关于傣族与哀牢夷族源之间的隶属关系,我在上篇“花腰傣服饰”一章中已有论述,这一发现充实了这个论点。
滇南的西双版纳勐罕傣泐的水葬,虽然在整个水葬过程中,还受一些原始宗教的影响,但死者的装硷仪式在佛寺举行,由佛爷念超度经,送葬后,送葬的人也要回到佛寺祈祷,消灾避邪,体现了很浓的佛教色彩。表明西双版纳的水葬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并不是傣族的古代传统葬礼。
滇西德宏的芒市处于傣文化、汉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汇点上。明代三征麓川后,汉文化的封建色彩给该地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该地傣族的土葬就是汉族土葬形式的翻版,如不仔细观察,民族特点不易觉察出来。
京族的丧葬
京族人对葬礼是非常重视而谨慎从事的。因为他们认为,阴间和阳世是相通的;阴间的亡灵和阳世亲眷仍有某种联系,搞好葬礼,彼此可平安无事;若搞不好,就会让亡灵受苦,又给亲眷遗患无穷。在京族习俗中,5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称为“正寿”,当按正常的礼仪办丧。其过程大体是:
1.报丧。老人断气后,孝子要在旁边守护,待法师查阅历书确定无“重丧”之后,方可哭丧举哀。倘有“重丧”,法师要另作法事杀鸡代命以“解犯”。然后报知族内众兄弟,并派人往舅家报丧。待舅家来人验看后(尤其是对娶来的女性)才能入殓。这是远古母系制舅权意识的残余表现。
2.入殓。入殓前要用浸着柚子叶的热水给死者净身并更衣。洗后的水不能随便乱倒,要罐装起来,待出殡后,夜里拿到野外丛林去掩埋。入棺要选择时辰,先由法师念咒,用火把驱赶棺中的鬼邪。然后由孝子孝女们抬尸入棺,在死者嘴里放两三枚钱币和几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盖一块红布,以示阴阳两绝。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还要将原来共用的被单撕下一半盖在死者身上,表示从此鸳鸯情断,人鬼分途。最后把棺盖钉牢。
3.做斋。法师立坛念经,超度亡灵,使亡灵得到净化和安乐。法师用本民族语念诵的经书,大都是译过来的“佛”、“道”经卷。若是做“大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还要举行上刀山、过火炼之类的仪式。“做斋”期间,子女们都要披麻带孝,席地坐卧,日夜守灵,不得随便离开,吃饭不能用筷,不能吃荤腥食物。
4.殡葬。殡葬的时间和地点均由法师择定。时间一般选在潮落的时候。出殡时,在法师的导引下,一路上,由一人撤纸钱开路先行,意为向野鬼买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灵柩抬到墓地后,法师挥动法刀,进行法事毕后就掩埋。
葬后三天,孝主备三牲和香烛纸钱前往祭坟,给新坟培土,俗称“复坟”。这种“复坟”之俗,在古骆越后裔的诸民族中几乎都还在流行。这原来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的产物,它要使坟墓显得庄严肃穆,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复坟时所建的茔墓卑下低矮。
佤族的丧葬习俗
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在病垂危的时候,要杀猪、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认为病人的灵魂已去,要给其准备后事。人死后,拿几块半开放入死者口中,无半开可放茶叶、盐块或糖块代替。换上寿衣,用棉线将死者的双脚拇指拴拢,男的用白线,女的用红钱。然后再用织好的新毯子或寿布裹起来,用绳索分三道捆扎好,安放在主火塘的右上方。死者是男则朝日落方向鸣枪,是女就敲锣报丧(小孩死了不报丧)。亲友和寨人(只限成年人)闻讯后,立刻带上一筒水酒、一碗米、一陀盐巴、一块茶、一包烟叶等食物,前去吊丧,死者家人杀鸡或剽牛,招待来吊丧的亲友和寨人。佤族对死亡者,视不同情况进行土葬。
佤族把人死分为“好死”与“凶死”。凡属病故于家里寨人都算为“正常死亡”;凡属死亡于寨外的人都算为“非正常死亡”。
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人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都是超自然的鬼神所为,世界充满了鬼神之灵,甚至人也是由灵所做成的;还认为,一个人不论是老死、病死等,只能死在家里寨内。
因此,佤族人在医院治病时,不愿长久在医院接受治疗乃至康复,而愿安宁地死于家中,做正常死亡者。正常死亡者,一般是第三天才葬,小孩死后则当日葬。
埋葬正常死亡者时,要举行一定的丧葬仪式和活动:死者用独木棺(用一段粗大圆木挖空制成)入殓,在划定的家族墓上地上挖好墓穴;棺木放入墓穴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若干生活用品的生产用具作为随葬品放入墓穴(认为死者到了“灵魂”世界后,还要生活和劳动),然后在场的人每人往墓穴内丢一把花草,最后填土齐地面,用脚踩踏,在墓地用竹篾围起来作标记。非正常死亡者,不举行服丧活动,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找一块离寨子很远的偏僻地方挖一个坑掩埋就算了事。
傣族的丧葬习俗
傣族的传统丧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以土葬为主。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每个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块或几块墓地,有的把这种墓地称作龙山,傣语叫作“坝消”,“坝消内的林木,是不许砍伐的,把它称为“龙林”。久而久之,“龙林”苍劲挺拔,葱茏青翠,变成了一片风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风景更加秀丽。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个地方;二是没有成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个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凶杀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则将第三种不是正常死亡的人,实行水葬。让邪气随尸体一起被水冲走。 过去,傣族实行严格等级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样,帕漳屺佛爷死了叫“涅磐”;召勐(土司)死了叫“暖且”;头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头人和佛爷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实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则实行土葬。
当家里死了人,首先是向亲朋好友报丧,报丧要身背大米,将米洒在亲戚朋友家的楼梯上,然后站在楼下,把死讯报告给亲朋。如果到外寨报丧,按照古老的传统,只能站在寨子外面,托人把死讯通报给寨里的亲朋好友。
家里人则把死者抬到竹楼的中间,将尸体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称棵木柱为“骚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稳,否则不吉利。然后用温水沐浴更衣,随后将死者平卧,双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腊条二对,用白布裹尸,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殓入棺中。择日出殡,傣家人有许多忌讳,傣语说:“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陇”与“来”分别为干支中的“辛”与“丙”。“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意思是“陇”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殡;“来”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殡。出殡那天,要把竹楼作一次彻底大扫除,把三脚架下作一次彻底清除,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集中化为灰烬,倒在江河里,顺水而流,和死者一起进入天国。另外,由一亲属男子,右手持一把长刀,左手拿一个白布袋,用刀把前来参加送葬亲友手中的“曼苦”树叶包着的饭粒挑进白布袋里,一起送进墓地,让死者不作饿死鬼,好好安息。 如果死者是热恋中的青年,要选择他(她)们常去那进而玩耍的一棵树,出殡时,将尸体在树干上撞击数下(一般是双数),并祷告说:“这就是您心爱的人了,带上他(她)一起去吗。”据说,不这样做,死者的灵魂就会回来找他(她)心爱的人。使其闹病。
如果是孕妇病故,就要对孕妇进行剖腹,将婴儿取出,把妇女和婴儿分葬两地。这是因为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 有些地方,出殡时,还要举行断绝夫妻关系仪式。不论年龄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举行仪式,其仪式是:用一缕白线(或用一腊条,从中折断),系在棺木上或尸体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长或一长者,将其线割断,即表示断绝夫妻关系。可以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约。
送葬返回,重新安放铁三脚架,重新燃起火光,请僧侣诵“芒嗄拉”经文,送家神家鬼,然后方告葬礼结束,开始新的生活。
壮族二次葬习俗
——广西上林一带习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千子万孙史略》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崖葬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 越、 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
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及至近代,部分壮族、 布依族、 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现在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称崖洞葬;②将葬具放入山崖层理罅隙的称崖墩葬;③将葬具放置在开凿的山崖窟龛中的称崖窟葬;④在悬崖上凿孔钉木桩搁置葬具的称悬棺葬。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 葬具有多种: 葬尸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瓮。一些崖葬处还伴有崖画、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数十葬具。同一处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择期举行仪式后同时葬入的,有的则是陆续葬入的,待葬满一穴后再另择它处。
越南、泰国、印度和缅甸交界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的琉球群岛及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地方,也有崖葬习俗。
纳 西 族 葬 俗
1、 木几。纳西语,即"停尸"。在云南丽江一带人死后经过洗尸、换寿衣,然后停放在正躺物种中央的木板床上。头朝外丶脚朝里丶盖上被,中间房一面镜子,脸上该一块白布(或白纸),打开堂屋所有的门。死者头前方一供桌,拜上一小碗夹生饭,上隔一熟鸡蛋及一双十字交叉的筷子,并摆上各种糕点及饭菜,点上长明灯(头部脚步各一盏)孝子披麻带孝,亲友祭奠,都必须磕头、哭丧。停放一天或两天即如棺,在云南中甸一带,要把穿戴一新的尸体停放在住房大木床末端,而上神龛,上该有四段抹布拼成的单子,在压以竹子。头部防一供桌,摆上供品,点上油灯,村里的人闻讯后都要前来添油、县饭、一家一碗米饭,上访两片腊肉或两个鸡蛋。孝子在一旁守灵。叩头、哭丧、东巴颂经。停放一天后入关。
2、 木聘。纳西语"出殡"其仪式火葬于土葬地区各不相同。实行火葬的纳西族支系摩梭地区,在火化的当天一早,邀请达巴和喇嘛念"安魂经"。念毕,在棺材上拴以数丈白布。随着三生土炮响,正式出殡。这时,孝子背皮口袋,左手持灯,右手牵着白布走在前,哭声、乐声、火拴土炮声响成一片,直往火葬场地。实行土葬的纳西地区,出殡的当天一早,先派人去挖墓穴,并把为死者准备的碗、盘、筷子、木勺等,防盗区墓地途中的第一个插路口。出殡前,孝男孝女向灵柩扣拜告别,把祭桌换为长凳,其上放一乘着净水的碗,东巴边念送魂开路经边用法刀把碗砍碎。在哀乐声和哭声中,由八人抬棺起来。从跪在院中的孝男孝女头上越过。之后,东巴和吹鼓手奏乐开道,孝男孝女在大门外及第一个岔路口反向跪下两次,让灵柩从头上越过,孝女及亲友哭拜,返回,孝子则扛"混幡"因灵柩到墓地。
3、 木猜。即洗尸,是云南永宁纳西族摸索人的洗尸仪式。是在人断气后,请"达巴"占卜,确定用水的水源,从家族中选出一人,随同达巴去取水,取水的人头代铜盔,审批披甲,背负长刀,犹如古代的武士。取水时,左手端碗,朝河流逆回舀水。据说,这样家里人才会无病无灾。不然回乡流水一样逝去。用柏枝烧热水,搬入鼻烟、蒿技、酒等。由家中成年男子洗尸。洗尸用的水,男的九碗,女的七碗,而丽江纳西族在城区附近,用的试土罐在水流方向舀水、舀前在河边插几柱香,并丢几个潜在河里。舀水回家时,一路上不许和任何人说话。
4、 曰每。即"指路云南永宁纳西族摩骏系在人死后"起尸装馆"由达巴念开路经。内容有氏族历史,迁入永宁的经过,死者的生平以及向死者交待回族先方向地址路线。纳西族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就要回到祖先的故地,于祖先生活在一起。开路时,拴上一只鸡,男性拴公鸡,女性拴母鸡,表示陪伴死者上路。云南中吉在"指路"时,东巴一边念开路净,一边步步往前移动,象征未死者引路。而丽江的纳西族,则在病人要断气时,以便让其"含敛"一边喃喃指路。
5、 回魂。时纳西族旧时的丧俗。纳西族人认为人死魂不死,人死后三天要回家来,固有让死人还魂之俗三坝纳西族,将死者火化后,当天晚饭后,死者家属巴火烫打扫干净。周围萨上灰。夜里不关堂屋门,让死者的魂回来,这种迷信习俗,解放后多以改变。
6、 含殓。纳西族语"纱撒吭"。纳西族的习俗,在云南丽江一带,当病人快咽气时,由儿子将红纸包房入病人口中,并说你去的时候不要有什末牵挂,由三条路,上面世豺狼虎豹的路,不能走;下边是雉鸡的路,也不能走,中间是菩萨善人走的路,你就走这一条。"当病人死后,即将红纸包取出,挂在脖子上,表示这是给死者上路的盘缠。
7、 洗马。纳西族的一种丧俗。这种丧俗时因地而已的。在火化前一天,人们要选择一匹马或几匹马配上华丽的辔头鞍鞠,仪式死者乘骑。选好马以后,在达巴主持下,选择八名精壮小伙子,头戴插有公鸡尾的毡帽,身穿由龙图形的长衫,要佩长刀,向死者磕头祈祷"阿普阿因(爷爷奶奶),保佑我们,我们为你备马征战,凯旋而归"祈祷毕,便出发"洗马"。
队前打一面三角小旗,其上绘有日月图案。把马牵到河流交汇处停下,达巴吟唱河或湖的起源,歌颂水神的仁慈,赞美骏马。唱完,小伙子们依次用三碗水象征性的把所牵的马从头到尾洗一遍。洗毕,将木碗打碎。达巴在念"马洗干净了,人也洗干净了,这些马奔跑入飞,虎狼燕子都不如他。为你准备了一切,你一定会顺利返回家乡"于是,牵马人骑上马,杨鞭驱马急速回家,回途中,要安排"伏兵",跳搏斗舞。
在一片喊杀中,骑手们快马冲出"敌阵"一胜利则姿态凯旋归来。将近大门时,又有武士把守,他们如临大敌,故作抵抗厮杀之状。达巴一马当先冲破重围进入房内,洗马人也跳下进房,走到灵前向死者说:"听说山上有伏兵,我亲自到那里巡查,只见风吹草动树摇晃,听说山上下大雪,路被大雪压断,我骑马赶到那里,原来是一群闭冬的天鹅。现在骏马以梳洗完毕,天气晴朗阳光温暖,你上马飞奔吧,我们分手告别。"接着舞队跳起了驱鬼舞和撵盘子舞。
驱鬼舞有达巴领头一致跳到村外。以示把鬼驱出了村。撵盘子舞是表示人们欢送死者,全部青年男子办成牦牛的样子,手持长刀、木棒,学着牦牛的动作,欢腾跳跃,告别死者。舞毕人们牵着洗过的马,驮上死者的衣物,孝子则牵着死者乘骑的马,一起绕村缓缓而行。到了火葬场地,绕着葬地走几圈,然后放在山野,自行寻草吃食。
(责任编辑:LPP)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