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桃木可以避邪之说
时间:2013/10/30 10:59:00 来源: 原生态购物网 浏览量: 1134
桃木辟邪,在我国有深厚的民间传说基础,是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古代中国人,相信桃木具有神奇的力量,因而在新春过年的时候,用桃木削成人形(桃人)、砍桃木为板(桃板)、刻桃木为印(桃印)、用桃枝系成扫帚(桃茢)等,将这些悬挂在门旁,用以趋吉避凶,叫做挂「桃符」。
为什麼古人会认为桃木可以避邪呢?根据古书上的记载,那掌管著万鬼的「神荼」、「郁垒」两兄弟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是万恶出入的「鬼门」。兄弟俩平日坐镇在鬼门两侧,若发现有为非作歹的恶鬼,就用桃木棒子将其打死,再用芦苇绳子绑住,丢到山谷里去餵老虎,而桃木,就是他们对付妖魔鬼怪的利器。
另外,在有名的「夸父追日」故事里,和太阳赛跑的巨人夸父,敌不过太阳的灼热,最后被烧成重伤,并且极度的口渴,在前往北方的大泽途中,失去了生命,临死之前,夸父把手中的神杖奋力抛向空中,化成一片桃林,树上有累累的鲜桃,夸父要让后世和他一样想要征服太阳的人,可以因为路边的桃子,而不再渴死於道上。可见,桃木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早就是非常管用的「神木」。
挂桃符的风俗,后来演变成只在桃木板上,写神荼和郁垒两神的名字,或者,只画一些符咒,称为「题桃符」。而题桃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又渐渐演变成为对偶、警譬、吉祥的语句,这也就是「春联」的由来。
按民间习俗,新春时节,传统的辟邪方式是用桃木傍门户。两千多年前,历史名人庄子说:“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庄子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为什么鬼怕桃木?注释有云:是鬼智不如童子也。《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说:“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既然鬼怕桃木。五代时蜀国君孟昶于每岁除夕,命翰林为语,颂桃符,让鬼在桃符面前发抖。
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在门旁,以压邪避鬼。《说邪》卷十引马鉴《续世始》:“《玉烛宝典》曰:`元旦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今日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茶、郁垒之字”。
相传,在东海东少山上住着神茶、郁垒二位神仙,他们各手持桃枝,专司捉妖拿邪。捉住妖邪即用手中的桃枝抽打,重则击毙喂虎,轻则击打变形,永世不得超生。久而久之,妖魔鬼怪非常惧怕神茶、郁垒二神,更惧怕他们手中的桃木杖,把桃木杖看做惩罚刑具,一见桃木即躲而避之,这就是桃木避邪的由来。
妖魔鬼怪怕神茶、郁垒二神,实际怕的是他们手中的桃木,因为二神手中之物取自伊祁山。相传上古先民常遭妖魔鬼怪侵拢,玉皇大帝就派神茶、郁垒二神到人间协助尧帝除恶,并受二神秘机到伊祁山取桃木制杖为制胜之器,玉皇大帝曰:“尧君御之,伊祁木避”。
玉皇大帝对伊祁桃木情有独钟,让神茶、郁垒二位爱将对伊祁桃木制杖为器,原于玉皇大帝与伊祁山桃木的不解之缘。相传,玉皇大帝早年一次个人出游,他降临人间,在太行山中穿行。远远望见伊祁山,就欲看望尧。行至佛休谷,见佛祖与太上老君在同尧说法论道,便加入其间,一坐便是七天七夜。分别临行时,太上老君送每人一粒灵丹,唯玉皇大帝那颗灵丹特殊,在返城行进时,越走玉皇大帝越觉身体不舒服,旋即卧歇。太行深处的一个山坡躺卧着玉皇大帝一个人,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这时太上老君送的那颗灵丹神奇地迅速化作一棵玉树为玉皇大帝遮阴护驾。久有害玉皇大帝取而代之的巫次魔邪见时机已到,伸出魔爪欲制玉皇大帝于死地。在千钧一发之际,玉树转动回身抽打,巫邪被重击三下,疼痛难忍,仓皇逃窜,没跑多远倒地毙命。玉皇大帝思之:玉树护佑了我,且使邪魔逃窜,必使其留在人间以保佑万民。玉皇大帝收了玉树变回灵丹,然后用力向上一抛,等灵丹落下来时,立即化作桃林树木之神,成为众桃树之灵魂。其实,太上老君已算知巫次魔邪寻机祸害玉皇大帝,故送灵丹随身护佑。太上老君看到玉皇大帝爱护万民胜于自己,深为感动,就命身边伺僮变做能工巧匠到伊祁国把桃木做成不同形状之胜物,保万民平安。
(责任编辑:胡翠莲)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