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堡连,暗道串,晋源有个神秘店头村
时间:2014/2/24 10:13:00 来源: 黄河新闻网 浏览量: 3141
在峭壁下开凿的窑洞(2008年10月13日摄)
十月的太原龙山,满目苍翠。站在蜿蜒于半山腰间的太古(太原—古交)公路上,俯视沟底,店头村群山环抱,古槐参天,一座座窑洞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上,从东向西绵延约两公里。气势宏伟,景色壮观。
走进村中,仔细观察,窑洞由两部分组成。村东的窑洞只露出窑洞的门面。初看上去,与普通窑洞没什么区别,但仔细再看,洞体却是隐蔽在山体内,村里人称之为地堡。这些地堡,都由碗口大小的河卵石碹成,顶部为拱形,墙体垂直,地面铺着方砖。
地堡大小不等,高度也不同,大的三十几平方米,小则仅几平方米,有的高七八米,有的仅高两三米。但不管大小高低,所有的墙上,都有数个通向其他地堡的拱形门。穿门而进,又是一个地堡。后一个地堡如同前一个地堡一样,又有若干个小门通向另一个地堡。以此类推,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除此之外,还有重叠式地堡,由下而上,用长条状的石头做成台阶,一堡连着一堡,宛若现在的楼中楼,一直通向半山腰间。更有奇妙之处,地堡连着暗道,暗道又连着暗道。错综复杂,曲折迂回,一直通向野外,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堡暗道群。
令人称奇的是,一条暗道内,有股泉水,甘甜醇香。有的地堡内还有碾子、石磨、灶台,不出地堡,就可以加工粮食、生火做饭。有的地堡内还筑有瞭望台、通风口、排水渠、采光孔……村中一些老人介绍,他们小的时候,经常在地堡里发现一些古代兵器,六七寸长的枪最为常见,但谁也没有保存下来。这更为暗堡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村西的一部分窑洞建于地面之上。有一层也有二层。一层看上去像是店铺,多为临街,一间挨着一间。二层多为单间,窗户向阳,通风透光,像是旅店。村西还有一处古戏台。村北,有一紫竹林寺庙。梵歌声声,萦绕在村庄上空。从这些建筑看,又像是商业之地。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前,村中一直有人居住。之后,村民集体搬迁至晋祠公路的六合新村(又称晋阳苑)。现在,只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独自守望在村中。老人说,七十多年前她嫁到此村,村里就是这个模样。
店头村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地堡又是怎么形成的,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从村中9棵苍老的古槐看,该村至少也在一千年以上。从紫竹林寺的碑文中,该村的历史可推算到唐代。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要比唐代早得多。村庄对面的山上,有一棵古柏,更给店头村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相传,古柏能走,来去自由。后人发现这是一棵宝树,便用钉固定在此。记者看到,该树为一根两身的连理树,直径分别为80厘米左右,树的身上钉有古代用的铁钉。
一位活络村民热心开发故土
李贵虎是土生土长的店头村人,他养过汽车,开过石矿,也经常到各地旅游,但他还没见过像自己村中结构如此奇特的窑洞。去年9月,他产生了开发本村窑洞的想法。当时,他就成立了太原市灵邱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之所以叫灵邱峪,是因为紫竹林寺的一通碑文中写着,唐朝以前,风峪沟就叫灵邱峪。
据李贵虎初步调查,店头村原有3000余间石碹窑洞,现存较完好的有460间,其余皆倾圮。上世纪80年代村民搬迁前,村中有400多口人。搬迁后,因为长时间无人居住,大多二层建筑物已倾圮倒塌,三层、四层的建筑物也有一半倒塌,现只剩残垣断壁和基址。一些建筑物的墙体发生裂缝和变形,墙皮剥落。院落的门楼、照壁大部分已残损或倒塌,窑洞内上下层间通暗道口的石台阶风化较严重,木制梯子大多不见踪影;窑洞内的杂物、垃圾、尘土到处都是。在院落中、窑顶上杂草丛生,一些窑洞已成危窑。
从残存的垣壁基址遗存可考,像这种楼层式的石碹窑洞,设计如此独特,在全国也实属罕见。但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军事基地,只当作民宅开发。后来,省城的一位专家来此考察,提出店头村可能是古代的军事城堡或屯兵之地。
这些民宅,虽已废弃,但产权还在。通过查看,他选择了村中心较集中的四处地堡作为开发的重点。与宅院的主人签订了协议,开发后利润四六分成。李贵虎为六,宅院的主人为四。
王春生也是店头村人,爱看古典书籍,也热心。得知李贵虎要开发本村古窑洞时,他整理出有关古窑洞近十万字的文字资料。王春生也认为,从店头村现存的石碹窑洞群的结构、功能初步推测,历史上店头村应是一个军事堡垒和屯兵之地。这更增加了李贵虎的信心。记者看到,一个古建筑施工队正在施工,因为要修旧如旧,恢复原貌,进度相当缓慢。一年时间了,只对三组二层、三层、四层式具有代表性的石碹窑洞进行了内部清理和墙体的前期保护性维修。地堡内许多拱形门还未打开,由此通向何方,还是个秘密。
山西风光旅游规划局一位专家说,保护开发店头古村落及其文物景点至少要用五年时间,投资两亿两千万元。这让李贵虎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亿两千万元,从哪里筹集?
一方承载厚重历史之地盼重现风光
晋源区旅游局局长杨秀生说,晋源区虽然是重新划分的新区,但其历史悠久,从公元497年古晋阳城创建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毁废晋阳城,这里一直是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而古晋阳城,就位于风峪沟前,距店头村约5公里。现在的风峪沟,是古晋阳城通往古娄烦国的惟一通道。从该村现存的石碹窑洞群的结构、功能初步推测,店头村就是守护在晋阳城西侧的一个军事基地。相传,此村还是唐高祖李渊起兵时的军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原先,店头村的对面,也有石碹窑洞,后来因为修太古公路,将窑洞毁了。
店头村北面的蒙山寨,海拔高1325米,这里不仅是北汉帝刘薛王(刘继元)的一处避暑行宫,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军队在此还修了很多碉堡。站在蒙山寨,向下俯视,太原市区尽收眼底,晋阳湖鱼塘般大小,湖面波光粼粼。即使是最北端的二电厂,也清晰可见。
有人说,古代店头村并不叫店头村。在宋毁晋阳城后,地堡失去军事功能的作用,才逐步演变为村庄。因店头村地处交通要塞,又渐渐成为客商的驿站。在村东窑堡的基础上,又建起了村西窑洞,成为商业繁华之地。地堡内也住上了村民。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年,该村有500余户人家,3000余口人,马帮、驼帮、推车帮熙熙攘攘、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号称“小太谷”。又因该村位于风峪沟第一个村庄,人口、店铺也居各村之首。故名店头村。
晋源区新闻中心主任杨润德说,晋源区文物名胜丰富,境内现存各类文物古迹95处,太原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个,晋源区就有4个,分别是晋祠、天龙山石窟、古晋阳遗址、龙山石窟。店头村背依蒙山,南面龙山,东距晋阳古城和晋源街办5公里,东南距晋祠风景名胜区10公里,北毗邻蒙山景区,南紧邻天龙山、龙山景区,太山龙泉寺在村域内距村仅1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很容易形成一个大型的旅游开发区。
杨秀生说,店头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既是晋文化的一角,也是晋国古军事的载体,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晋源区的财政收入有限,尤其是刚刚开发了蒙山大佛景区,一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开发店头村。但一些基础工程,政府将统一规划实施。记者看到,晋源区交通局已绘制出晋源区西山旅游公路示意图。店头村也在规划之内。晋源区政府把店头村作为继蒙山以后又一推出的项目。现在,最好的办法是鼓励民间人士开发。如果有人愿意开发,政府将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省城一位史学家说,店头村承载展现了古晋阳的历史文化、军事科学、农耕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赵娜)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