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九歌》要用中文唱
时间:2013/10/22 16:26:00 来源: 千龙文化 浏览量: 399
千龙网北京10月18日报道(记者 纪敬) 交响史诗《九歌》全部以诗文为唱词,这音准怎么找?作曲家周龙根据诗人屈原同名诗歌创作的交响史诗《九歌》将于10月19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揭开神秘面纱。
2011年4月,周龙凭借受音乐节邀请创作的《白蛇传》一举获得第95届普利策奖年度音乐大奖,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作曲家。千龙网记者 纪敬 摄
按照屈原《九歌》的意境及其中的角色,周龙安排了女高音、次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来演绎不同的诗作。指挥家林大叶将执棒广州交响乐团,并联袂多位国内顶级歌唱家,黄英、梁宁、莫华伦、袁晨野为此作倾力献声。
周龙表示,在为《九歌》作曲时,诵唱式的章节是欢快的,独唱部分《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有中国民歌的因素在里面,介乎无调性的手法,打破了调性的程式化,用复调和多调,比纯调性歌剧在戏剧性上有很大扩展。
“我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原作的隐喻。写这种超自然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的作品,怎么解释都可以。”作曲家周龙并不担心观众是否能理解。创作中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古诗文的声韵直接影响旋律的创作,“有时旋律向下走,声韵向上扬,创作中很多时候卡在这些坎上,也不因此而去改其中的字,谁敢改屈原的作品。”作曲家周龙对记者说,现代音乐有很多漂亮的旋律易于被记住,咏叹调很复杂,难找音准。
参与《九歌》演唱的歌唱家莫华伦和黄英。千龙网记者 纪敬 摄
西方歌剧在唱词咬字上要求非常清楚,以原诗谱曲演唱增加了很大难度,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感慨,“写中国的交响乐就要用中国的词!中文已经是五大国际语言之一,这样才能证明我们的原创歌剧不光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在周龙的《九歌》中,有些唱段旋律很上口,莫华伦“抱怨”自己演唱的部分确实很难找音准,难度较大。“现在的音乐路很艰难,旋律写的太漂亮太传统,西方音乐人会说老土,他们都写过了;要是写得太抽象,没一个转调,学术度很高,观众又接受不了。这个平衡很难找。”
主办方介绍,10月19日的“向作曲家周龙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是继2010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成功首演歌剧《白蛇传》后双方的又一次重量级合作。
(责任编辑:史林娜)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