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语热的浪潮一波波掀起,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是不是感觉特别骄傲?前几天网上传出一篇汉语过级考试卷,被英语四六级折磨的发狂的我们是不是感觉特过瘾?我们终于让他
随着“汉语热”的浪潮一波波掀起,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是不是感觉特别骄傲?前几天网上传出一篇汉语过级考试卷,被英语四六级折磨的发狂的我们是不是感觉特过瘾?我们终于让他们尝到了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然而再过几年,即使面对我们的母语,我们是不是也要欲哭无泪。就像今天我们看着日本发达的中医,除了酸酸的说一句那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外,我们还能说什么?我们的祖先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我们非但没有让他们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反而在一点点丢弃他们。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着莫名其妙、牵强附会的汉字使用现象时,你有没有一种维护汉字正统的正义感。当我们畅游在
网络世界,用一些词不达意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而别人都能理解时,你有没有一种外星人的感觉。当一个高材生在众人面前用错词,写错字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羞愧?
汉字作为我国
文化的载体,扮演的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符号。而现在的我们本末倒置,我们只认字而不识字,我们像那个买珠还椟的人,我们丢弃了最宝贵的东西。
那么造成我们现在这种现状的推手是谁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使用方便快捷的
电脑。说起
电脑交流的好处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比如,交流快捷,便于储存,节约纸张,顺便还保护了一下环境等等,然后正是因为它的便捷性,让我们成为了它的奴隶,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不再因为一个词、一句话的使用而缴尽脑汁,我们相信那些快捷的输入法,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要的是速度而不是经典。试想古人为了做出一首上佳的诗作,而费心思量只为其中一个字的行为,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其次便是社会的功利心。读着萤囊映雪、凿壁见光的故事,现在的孩子有没有觉得特别的幸福,然而非也,现在的孩子很累。如果只是从书籍中感受另类的人生,汲取鼓励,天马行空在另一番广阔的天地,我想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坐下来看书的。然而功利的社会让孩子学习的不是
知识,前辈的思想,而是用来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分数。沉重的课业,让孩子即使有探索汉字
文化的好奇心也被重重的压了下去,即使偶尔问及为什么这个字这么写时,我们不是不懂而沉默,就是觉得没必要而不说。
最后便是一个汉字使用乱像的社会环境。“汾酒必喝,喝酒必汾”,这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曾被一次次成为学习者必学的经典案例。也许正是受它的启发,现在街上好多广告牌也如法炮制。它们不仅牵强附会,有时还使用错别字。创新,实在看不出来。
现在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我们倘若不快速跟上,是会落后挨打,但是我们要学会松弛有度,经济可以快速发展,
文化不行,
文化的发展应有其自己的轨道。
文化是几千年各个民族长期积淀的财富,我们应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在告别忙碌的一天
工作后,我们是不是该拿起书本,读读写写,享受一下生活中静谧的一刻。
汉字,是时候回家了。
(责任编辑:李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