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本 义】钟状的铃铛。
篆文“”,由金“
”和蜀“
”组合造出。金“
”指金属;蜀“
”是“濁(浊)”的省略,指浊音、低沉的声音,“濁(浊)”兼表发音;金属制作的形状象小钟的铃铛,也就是个大铃铛,发出粗重低沉的声音,古代多在军中使用,作为行军时鼓舞士气的乐器。组合起来表示:钟状的铃铛。演变为隶书“
”,把金“
”写成“
”,把蜀“
”写成“
”;演变为繁体楷书“鐲”;演变为简体楷书“镯”。“镯”引申为“钟状的铃,古代军中乐器;古代乐器,形似小钟”等义。人们习惯给小孩手腕、脚腕套个银环当装饰品,银环上带有两个小铃铛,跑动时小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象行军时“镯”的声音,“镯”借指“套在手腕、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
基本解释
镯
(鐲)
zhuó
套在手腕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镯子。手镯。脚镯。金镯。玉镯。
古代乐器,形似小钟。
笔画数:18;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2522135251214
详细解释
镯
鐲、鋜
zhuó
【名】
钟状的铃,古代军中乐器〖asmallbellusedinthearmyinancienttimes〗
镯,钲也。从金,蜀声。——《说文》
司马执两镯,形如小钟。——《军法》
以金镯节鼓。——《周礼·鼓人》
镯子〖bracelet〗
今人名臂环为镯。——明·陆容《菽园杂记》
又如:镯头(即镯子);玉镯;银镯
镯子
zhuózi
〖bracelet〗指戴在手、脚腕部的环状饰物
玉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