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隶书
楷书
【本 义】昂首阔步的昆虫。
篆文“”,由虫“
”和堂“
”组合造出。虫“
”指昆虫;堂“
”指气势大,兼表发音;这种昆虫气势轩昂,行进时昂首阔步,一副气势轩昂的样子。组合起来表示:昂首阔步的昆虫。演变为隶书“
”,把虫“
”写成“
”,把堂“
”写成“
”;演变为楷书“螳”。“螳”用为双音词“螳螂”,简称“螳”。螳螂:螳螂目的昆虫统称螳螂。螳螂属肉食性昆虫;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螳臂挡车:螳螂奋举腿臂以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螳螂的自不量力难当重任,这是告诫世人:像螳螂那样的人,一旦跟别人真枪实弹较量,没有不失败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螳螂却是个英雄,只凭着弱小的血肉之躯,竞然敢和庞大的车子对抗,勇气可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想吃它,后比喻为了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计他。形容只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害。
基本解释
螳
táng
〔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螳螳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螳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笔画数:17;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24345251121
详细解释
螳
táng
【名】
螳螂的简称〖mantis〗
螳,螳螂也。——《说文新附》
螳螂,有斧虫。——《玉篇》
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庄子·天地》
睹-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木》
又如:螳斧(指螳螂前足。以其前两足高举如人执斧,故名。亦喻脆弱的武装);螳螂之卫(比喻微弱的兵备);螳臂(比喻不自量力;微弱之力);螳轮(比喻不自量力者);螳臂拒辙,螳臂当辙,螳臂扼辙(犹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
tángbì-dāngchē
〖overrateoneselfasamantistryingtostopachariot;kickagainstthepricks;throwstrawsagainstthewind〗螳螂奋举腿臂以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螳螂
tángláng
〖mantis〗螳螂属或者有关属(螳螂总科)的昆虫,具有长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虫,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经但是对人类无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ánglángbǔchán,huángquèzàihòu
〖covetgainsaheadwithoutbeingawareofdangerbehindasthemantisstalkthecicade,unawareoftheoriolebehind〗螳螂一心一意要吃蝉,而背后的黄雀却正盯着它。比喻只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