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本 义】远古时代的官员统称。
甲骨文“”,由宀“
”和尞“
”组合造出。宀“
”指房屋;尞“
”指燃烧木材,兼表发音;在房间燃烧木材,那就是烧火做饭、取暖;众人同居一室,饮食起居在一起,和“伙”相似,“伙”强调同吃一锅饭,那一般是士兵,士兵多风餐露宿;同居一室,饮食起居在一起,那就是一些普通官员了。古代到外做普通官员一般是不带家眷的,同僚在一起同居同食。组合起来表示:远古时代官员的统称。金文“
”,把宀“
”写成宫“
”,强调是在宫殿、朝廷做官,是朝廷的官员;把尞“
”写成“
”;篆文“
”,把宫“
”又写成宀“
”,把尞“
”写成“
”;篆文时《说文解字》解读为“穿也”,光线穿射进来的窗口;宀“
”指房屋,尞“
”指光亮;表示窗户透射进来的光亮,引申指“窗户、小窗”;这应是引申义。篆文时另造僚“
”代替“同僚”的字义。演变为隶书“
”,把宀“
”写成“
”,把尞“
”写成“
”;演变为楷书“寮”。“寮”引申为“小屋、小窗”等义。“寮”古同“僚”,官。
基本解释
寮
liáo
小屋:茅寮。茶寮酒肆。
小窗。
古同“僚”,官。
笔画数:15;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34432511234
详细解释
寮
liáo
【名】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尞(liáo)声。本义:小窗)
同本义〖smallwindow〗
寮,穿也。——《说文》
寮,小窗也。——《苍颉篇》
交绮豁以疏寮。——张衡《西京赋》
皦日笼光于绮寮。——左思《魏都赋》
原来是大人家,有两层窗寮,外面为窗,里面为寮。——《金瓶梅词话》
假借为“僚”。百官;官吏。后多作“僚”〖official〗
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左传·文公七年》
今吾子之教官寮。——《国语·鲁语》
勿寮勿从。——《国语·晋语》
又如:寮佐(僚属佐吏);寮寀(百官。同僚寀);寮人(做官的人,官员);寮庶(百官,众官);寮位(官位);寮吏(属吏);寮司(各衙署长官);寮属(僚属;属官)
小屋〖smallhouse〗。如:草寮(小茅屋);僧寮(僧人居住的小屋);茶寮(茶舍);寮子(小屋)
民族名〖Liaonationality〗。老挝国内的主要民族。泰国北部及东北部也有寮人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