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参考字】皿
【本 义】带有托盘、底座的圆弧形盛酒器具。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
甲骨文“”,由字形“”和皿“”组合造出。字形“”指底部圆弧形盛酒的器具,皿“”指托盘;古人饮酒时的一种带有娱乐性人酒杯,提梁和容器结合部是活动的,打上酒后,容器可以转动以方便饮酒,由于容器底部是圆弧形,只能饮掉,放不住的,饮完以后把空杯放在类似碗的托盘、底座中;组合起来表示:带有托盘、底座的底部是圆弧形盛酒器具。金文“”,省去底座“”,加一点“”指事符号,指盛有酒;篆文“”,把提梁字形“”写成“”,把一点“”写成“”;演变为隶书“”,把字形“”写成“”,把字形“”写成囙“”;演变为楷书“卣”。依据金文字形“”,把凵“”形误写成“辶”,形成了“逌”字,“卣、逌”本是一字,篆文后分化为二字,“逌”字义同“悠”,缘于“卣”的可转动的形状的引申。
基本解释
卣
yǒu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笔画数:7;
部首:卜;
笔顺编号:2125511
详细解释
卣
yǒu
【名】
(象形。本义:古代一种酒器,椭圆形)同本义〖anancientwinevessel〗。青铜制,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卣,中尊也。——《尔雅》
以秬鬯二卣。——《书·洛诰》
秬鬯一卣,圭瓒副焉。——《三国演义》
用赍尔秬鬯一卣。——《书·文侯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