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简体楷书
【本 义】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囟门” 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甲骨文囟“”,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头顶前方正中的位置,有一块地方会忽突忽突的一上一下的动,这是因为这个部位的头顶骨有个圆形缝隙,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它会随着呼吸而一上一下的动,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就会自动闭合。人们根据这个特征造出甲骨文囟“”字,字形“”表示头顶前方的部分,字形十“”的交叉点表示囟门在头顶的位置;金文囟“”承继甲骨文字形;篆文囟“”里面部分写了叉“”;演变为隶书囟“”变形较大,把上部写成了“”,下面一横拉长,失去原形;演变为楷书“囟”。
基本解释
囟
xìn
〔囟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笔画数:6;
部首:囗;
笔顺编号:325341
详细解释
囟
xìn
【名】
(象形。或从肉,宰声。本义: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同本义〖fontanel〗
夹囟曰角。——《礼记·内则》注
又如:囟门口(囱门)
囟门,囟脑门
xìnmén,xìnnǎomén
〖fontanel〗又叫“顶门”,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
此即汝母,汝从囱门入。——《初刻拍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