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隶书
楷书
【本 义】波涛发出冲击声。
甲骨文“,
”,甲骨文字形“
”,由水“
”和彭“
”组合造出。水“
”指水流、河流;彭“
”指鼓声,兼表发音;湍急的河流中,浪涛相撞击声,浪涛冲击、拍打河岸,发出“彭彭”的敲鼓声。组合起来表示:波涛发出冲击声。甲骨文字形“
”,把水“
”写成“
”,把“
”省写成壴“
”。演变为隶书“
”,承继甲骨文字形“
”,把水“
”写成氵“
”,把“
”写成“
”;演变为楷书“澎”。“澎”引申为“迸发;溢出、满溢;溅”等义。借用为地名:澎湖岛。澎湖列岛: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汹涌澎湃。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热情澎湃,气势澎湃。
基本解释
澎
péng
〔澎湃〕a.形容波涛撞击,如“奔腾澎澎”;b.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如“热情澎澎的诗篇”。
溅:澎了一身水。
笔画数:15;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21251431333
详细解释
澎
péng
【动】
(形声。从水,彭声。本义:波涛发出冲击声)
同本义〖(waves)clapping〗。如:澎濞(波涛相击声);澎汃(波浪冲激声);澎贔(水下泄冲击声);澎渀(水奔腾撞击)
迸发〖burstforth〗
一个女人家有甚么胆气,小的到他门上澎出几句闲话,他怕族人知道,他自然给小的百十两银子,买告小的。——《醒世姻缘传》
又如:澎澎(象声词);澎澎渤渤(蓬勃,旺盛)
满而溢出〖brimover〗。如:水从堤堰上澎出来
溅〖splash〗。如:澎了一身水
澎
Péng
【名】
古县名〖Pengcounty〗
澎,县名,在东海。——《集韵》
澎湃
péngpài
〖surge〗
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宋·苏轼《石钟山记》
波涛澎湃
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
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