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本 义】要,须要。
甲骨文“”,由大“”和四个水滴“”组合造出。大“”指生病的人,四个水滴“”是指事符号,指盗汗、出汗。人生病了,其特征是:身体发软、发烧,大量出汗,此时须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必须得到他的的帮助。人们最常见的病就是受风、着凉后的发烧感冒,其特征就是“身体发软虚弱、发烧,大量出汗”,就用大“”和四个水滴“”指事符号组合造出,组合起来表示:要、须要。金文“”,把四个水滴“”写成雨“”,强调出汗出的多“挥汗如雨”,把大“”写成天“”,在大“”上强调人头“”,由于字形相似误写成天“”,表示包括头部全身冒汗;篆文“”,把雨“”写成“”;由于字形相似把天“”误写成而“”,而“”就是胡须,表示须要;篆文时《说文解字》解读为“因下雨人们须要避雨等待,待雨停了再前行”,字义发生了变化,有了“等待”的字义。演变为隶书“”,把雨“”写成“”;把而“”写成“”;演变为楷书“需”。“需”引申为“索要、索求,必须用、必得用;必得用的财物;应该、必然;迟疑、观望”等义。
有观点认为:“是下雨天一个人没有打伞被雨水淋湿”这个观点不正确。从需的甲骨文字形“”看,四滴雨水“”在胳膊以下,而人被雨水淋湿更应该表现在头部上面。
基本解释
需
xū
必得用:需求。需要。必需。急需。
必得用的财物:军需。民需。
等待。
迟疑。
笔画数:14;
部首:雨;
笔顺编号:14524444132522
详细解释
需
xū
【动】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await〗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需要〖need;demand;want〗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索取〖askfor〗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又如:需勒(勒索)
迟疑;观望〖hesitate〗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应该;必然〖should;oughtto;inevitable〗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王韬《原道》
又如:需要
需
xū
【名】
需用的东西〖necessaries〗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又如:军需
需求
xūqiú
〖demand;requirement〗∶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愿望和能力
需求曲线
〖requirement〗∶需要的东西
政府对汽车的需求
需索
xūsuǒ
〖extort〗求取;勒索
皂隶之所殴骂,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聊斋志异》
需要
xūyào
〖need;want;require;demand〗∶应该有,必须有;必要,有理由要
儿童们需要牛奶
〖needs〗∶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经济上的需要
从战争的需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