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本 义】活计、营生、劳作。
甲骨文“”。由干“
”和字形“
”组合造出。干“
”指树杈子、木叉;字形“
”指倒着的木簸箕。在远古时期的人们,由“攫取生活”向“农耕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劳动工具就是“木叉、木簸箕”,是劳动、耕作的象征;“叉、簸箕”现在也普遍使用着。干“
”和簸箕“
”组合起来会意:活计、营生、劳作。人们的辛勤劳作能改变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作息习惯,倒着的木簸箕“
”,表示劳动结束了,劳作一天结束后也就是傍晚时分,此时也是起“更”的时候了,“庚”被借用指“更”,由于起更是从傍晚十九时算起,此时太阳西落,“庚”被借用为天干第七位,借指“西方”。当“庚”被借用为“天干第七位”后本义消失,“庚”也成为造字字件。金文“
”,把干“
”写成“
”;把簸箕“
”写成“
”。篆文“
”,把干“
”写成“
”;把簸箕“
”写成双手“
”,变成用双手“
”持干“
”敲打、击捣;象筑墙、舂米,以此来表现“活计、营生、劳作”。演变为隶书“
,
”,把干“
”又写成“
”;把双手“
”写成“
”,进一步变形为隶书“
”,双手、干形看不见了。演变为楷书“庚”。“庚”引申为“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年龄”等义。
把“掌管文书记录的文官”称作“史”;把“管理众人、组织众人狩猎的行政官员”称作“吏”。
古人狩猎,是由部落首领或首领派人带领众人合力围捕野兽,众人合力成功率高、人们的生命也安全。
在古代的原始社会,人们的主要劳动工作就是木叉(干)、簸箕,这两样工具就成了干活、劳动的象征,“庚、事、史、吏”等字都与这两样工具有关。“事、史、吏、使”本是一字,后逐渐分化为四字。
基本解释
庚
gēng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年龄:同庚。年庚。生庚(人出生的年月)。庚帖(ti?)。庚齿(年龄)。
姓。
笔画数:8;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51134
详细解释
庚
gēng
【名】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theseventhofthetenHeavenlyStems〗
庚,位西方。——《说文》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易·巽》
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尔雅》
其日庚辛。——《淮南子》
秋,日庚、辛。——《史记》
又以配五行
庚辛申酉,金也。——《淮南子·天文》
年龄〖age〗。如:贵庚;年庚(庚甲。年龄)
“伏天”的代称〖dogdays〗。旧历杂节三伏,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故有庚伏之称。“庚伏”也简称“庚”。如:庚暑(三优暑天)
姓
庚
gēng
【动】
赔偿,偿还〖compensate〗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礼记·檀弓下》
又如:庚偿(抵偿)
变更;更换。通“更”〖change〗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东。——宋·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又如:庚邮(更换递送的驿邮)
庚
gēng
【副】
通“更”(gèng)。愈加〖further;evenmove〗
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列子·黄帝篇》
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庚齿
gēngchǐ
〖age〗年纪;年龄
成材不必问庚齿,自古英雄出少年
庚帖
gēngtiě
〖writtenmarriageproposalonwhicharestatedtheyear,month,dayandhourofoneundefinedsbirth〗旧时订婚,男女双方互换的八字帖。帖上写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合婚问卜若都好,有钞;只怕假做庚帖被人告,吃拷。——元·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
庚信
gēngxìn
〖themenses〗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