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本 义】行走徐缓、缓慢。
甲骨文“”,由彳“
”和尼“
”组合造出。彳“
”指行走;尼“
”指亲昵;热恋中的男女勾肩搭背相拥而行,或是人们勾肩搭背并行时肯定行走徐缓、缓慢。组合起来表示:行走徐缓、缓慢。金文“
”,把彳“
”写成辵“
”,把尼“
”写成屖“
”;屖“
”这里指缓慢,用“千刀万剐”的酷刑来形容“缓慢”的字义。篆文“
,
”,篆文字形“
”,承继金文“
”,把辵“
”写成“
”,把屖“
”写成“
”;篆文字形“
”,在篆文字形“
”的基础上,把屖“
”写成犀“
”;犀“
”是犀牛,犀牛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用犀牛行动缓慢来表示“行走徐缓、缓慢”的字义。演变为隶书“
”,把辵“
”写成“
”,把犀“
”写成“
”;演变为繁体楷书“遟、遲”;依据行书字形“
”演变为简体楷书“迟”,“尺”表发音,把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迟”引申为“慢、缓、晚”等义。
基本解释
迟
(遲)
chí
慢,缓: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zhòng )。迟滞。
晚: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
姓。
早速
笔画数:7;
部首:辶;
笔顺编号:5134454
详细解释
迟
遲
chí
【形】
(形声。本义:慢慢走)
同本义。泛指慢〖walkslowly;slow〗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slow;obtuse〗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迟疑;犹豫〖hesitateto〗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晚〖late〗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早〖early〗。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长久〖long〗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又如:迟久(长久)
迟笨
chíbèn
〖slow〗迟钝、笨拙
行动迟笨
迟迟
chíchí
〖slow〗∶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delay〗∶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迟到
chídào
〖belate;comelate;arrivelate〗到得比约定的或恰当的时间晚
只剩下一些迟到的顾客了
迟钝
chídùn
〖slow;obtuse〗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反应迟钝
迟缓
chíhuǎn
〖slow;tardy〗缓慢
行动迟缓
迟慢
chímàn
〖slow〗迟缓,慢腾
迟慢舒缓
迟暮
chímù
〖pastone’sprime;lateinoneundefinedslife〗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迟误
chíwù
〖delay〗延误;被拖延而耽误了时间
毫不迟误地执行命令
迟延
chíyán
〖delay;retard〗延迟,耽误
在旅程中意外的迟延
迟疑
chíyí
〖hesitate〗犹豫不决
她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是的。”
迟早
chízǎo
〖soonerorlater;earlyorlate〗或早或晚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清·袁枚《祭妹文》
迟滞
chízhì
〖delay〗延缓滞留
交通阻塞,人流迟滞
迟滞
chízhì
〖slow-moving;sluggish〗迟缓不进,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时有迟滞